“As a matter of self-preservation, a man needs good friends or ardent enemies, for the former instruct him and the latter take him to task.”
--- Diogenes
“為了自我完善,一個人需要好朋友或忠誠的敵人,前者指導他,後者敦促他。”--戴奧真尼斯
[名人介紹]
希臘哲學家戴奧真尼斯(412 BC - 323 BC)是安老師最欣賞的哲學家,他發揚光大了他的老師安提斯泰尼 - 蘇格拉底的弟子 - 創始的犬儒學派。他廣為流傳的故事很多,傳說中他住在一個木桶里,他所有財產包括這個木桶、只有一件斗篷、一支棍子、和一個麵包袋。有一次亞歷山大大帝得知城內有這樣一位哲學宗師而去訪問他,站在他住的木桶外,問他需要什麼。戴奧真尼斯正在曬太陽,懶懶的回答道:“別站在那兒遮著我的陽光”(Stand out of my sunlight.),後來這句話成為名言。亞歷山大大帝離開後說:”若我不是亞歷山大,我願是第戴奧真尼斯。”
"犬儒學派"是顛覆一切傳統價值觀,回歸自然的哲學。戴奧真尼斯不介意被稱為"狗",他甚至說 "人應像像狗一樣活著 ",這是此流派被稱為 "犬儒哲學"的說法之一。他另一個流傳的故事:有一次他的朋友看到他在煮豆湯果腹,便笑說:“你要學會巴結國王,就不必煮豆子了。”戴奧真尼斯回答:“如果你學會煮豆子,就不必巴結國王了。”選擇煮豆子或巴結國王,做決定的是“自己的心”。
犬儒哲學的論述,應該能讓沉迷於物質慾望者覺醒。
[單字]
‧self-preservation:preservation 是保存的意思,加了self在前面,變成自我保存、自衛的本能、或自我完善的意思。這個字很罕用,知道它的意思就可以了。
‧Ardent:熱烈的、忠誠的、熾熱的
“Martin Luther King considered himself a ardent disciple of Gandhi.”
“馬丁‧路得‧金自認是甘地的信徒。”
“The boy is running an ardent fever.”
“那男孩在發高燒。”
‧Instruct:指示、指導、告知
“He instructed me to deliver it to a customer.”
“他吩咐我把東西送去給顧客。”
“My job is to instruct her in English.”
“我的工作是教她英語。”
“My agent has instructed me that you still owe me $150.”
“我的代理人告訴我你還欠我一百五十美元。”
‧task:任務、苦事、使辛勞
“The task has been fulfilled.”
“這任務已完成了。”
“She had the difficult task of pulling our all the weeds.”
“她的苦差事是拔除所有的雜草。”
“English grammar tasked the boy’s mind.”
“英文文法使那男孩大傷腦筋”
[句子分析]
英文寫作常會舉出兩個狀況,然後說前”一個狀況”如何,”後一個狀況”如何。它的句型即是 (前一種狀況) or (後一種狀況), for the former (…) and the latter (…). 這樣的句型結構要背下來,以後寫作時可套用。注意它的冠詞用 “the” ,因為前者後者都在上一句提過,這裡是重複提出,所以用定冠詞。英文寫作使用這種背過的句子比較有信心,文法不會錯,句型又漂亮,分數自然就高。